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9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99篇
工人农民   50篇
世界政治   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6篇
法律   1046篇
中国共产党   269篇
中国政治   626篇
政治理论   202篇
综合类   77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82.
当今国际格局的最显著变化,就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以及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就中美当前的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而言,中美战略竞争中短期内还难以决定性地改变当前的国际秩序。中国即便对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和在亚太地区的霸权主义军事及安全行动采取斗争的回应方式,也并不意味着两国无法合作、或中美关系已进入国际秩序变革的主导权之争。中美战略竞争的同时,经贸往来和必要的合作仍会发展。中美战略竞争会影响权力、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调整变化,其走势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国际秩序的稳定和变革。但未来国际秩序的变革并非只取决于中美,世界主要国家间的互动关系和战略选择,将决定性地影响中美战略竞争的走势和未来国际秩序的演变进程。  相似文献   
83.
陈竹  李娜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0,(2):109-122,153,154
兵制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典章制度,同时也是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繁荣的有效手段。李朝作为11至13世纪中南半岛上的强国之一,十分重视兵制的建设。由于中越复杂的历史联系,李朝立国后在兵制的设置上借鉴了唐宋兵制,尤其是重点效仿唐宋兵制的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和兵役制度等军事制度。不过,李朝兵制并没有完全照搬唐宋兵制,它既吸收了唐宋兵制的精华,又因地制宜地发展出了符合李朝自身国情的兵制,并增设了新的兵种"象兵"。李朝兵制无论是在平定内乱抑或开疆扩土中,都契合了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反过来,李朝兵制也对宋朝的兵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宋朝也参考了李朝兵制对其兵制进行改革。宋朝兵制在改革中充分借鉴了李朝的军事编制,尤其是"军"这种新的军队编制的创设,成为宋朝改革军队编制的开端。从李朝兵制大力效仿唐宋兵制,再到宋朝亦在兵制建设上借鉴李朝兵制的优点,这种相互学习与借鉴,增进了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进一步促进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交融和融合,从而形成了今天的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中你只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84.
长期以来,对公共行政的理解是一种从政府角度的理解,其主旨是以官僚为中心,二分法和三个途径说是这一理解的代表性观点。随着新公共管理和治理的出现,这种传统的理解已经不足以对公共行政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解释。公共行政生态的变化需要一种新的理解,即超越政府,从政府与社会组织共治的角度去加以理解,以期对公共行政有一种更全面的解释,并从中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85.
Most previous identity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identity synthesis, confusion, and psychosocial problems. However, these studies did not take into account Erikson’s notion of identity consolidation, that is, the dynamic interplay between identity synthesis and confusion.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directionality of the effects between identity consolidation and psychosocial problems during adolescence, using two waves of longitudinal data from 793 Japanese adolescents (49.7% girls; ages 13–14 and 16–17 at Time 1). A bi-factor latent change model revealed that levels and changes in identity consolidation we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levels and changes in psychosocial problems. Furthermore, a bi-factor cross-lagged effects model provided evidence that identity consolidation negatively predicted psychosocial problems, and vice versa. Our study facilitat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identity consolidation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identity components and psychosocial problems.  相似文献   
86.
本文主要根据上海公共租界职员郭泰纳夫的两部代表作,利用中华民族对立面的观察角度,对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和演变作了初步的追溯,认为从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租界制度的扩展,首先在中国官员、绅商中萌发出了公开的不满情绪,并不可阻遏的日益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政府向巴黎和会提出的《希望条件说帖》,第一次锋芒直指外人在华特权,得到了普遍的拥护;此后,国共两党均成为民族主义的热情鼓动者,并迅速获得了最广泛的民意支持;1925年的五卅运动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自信。中国共产党的反帝纲领,道出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心声。  相似文献   
87.
<正>BRICS members discuss a new independent rating agency to provide a level playing field International credit-rating agencies are product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especially the liber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financial and investment activities.As borrowers and bond issuers could be geographically remote from one another,lenders were unable to assess borrowers’  相似文献   
88.
大枣在《神农本草经》属上品,味甘平。可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和百药。近年来,对大枣的研究范围广泛,成果卓著。本文就近10年大枣的品种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收集总结了近年来以大枣为主要原料的药品、保健品、食品的研究开发情况等,为相关研究提供近一步参考。  相似文献   
89.
90.
Xufeng Zhu  Hui Zhao 《管理》2018,31(4):721-739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mplicated triangular architecture among innovation diffusion, fiscal recentralization, and authoritarian welfare regimes. We argue that local governments' adoption of innovative welfare policies attracts the attention of central authorities who tend to recognize spontaneous local innovation by releasing central administrative signals. During the era of fiscal recentralization starting from the Chinese Tax‐Sharing System Reform in 1994, cities with higher fiscal dependency are more likely to behave innovatively by adopting a new welfare policy for potential fiscal transfer rewards.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recognition of this innovation stimulates cities' adoption but would reverse the effects of fiscal dependency because of the loss of the “innovativeness” of the adoption and its effectiveness in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superior authorities. We test our theories on the dynamic diffusion with the case of China's Urban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Assistance system, an urban poverty‐alleviation policy implemented fully in 1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